首页

足控足交在线视频

时间:2025-05-28 12:24:08 作者: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成功下水 浏览量:39391

  中新网珠海5月27日电 (记者 邓媛雯)由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投资2.6亿元建造的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27日在广东江门正式下水。“湾区伶仃”号成功下水,标志着中国深远海养殖迈向“科技牧海”新纪元,将为珠海建设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注入强劲动能。

全球首艘水体自然交换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27日在广东江门航通船厂顺利下水。梁冠贤 摄

  据了解,“湾区伶仃”号是世界首例、中国首艘符合船级社规范设计的可自航移动养殖平台,也是国内首创的集智能养殖、节能环保、渔旅融合于一体的超级养殖平台。

  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副总经理苏庆龙介绍,“湾区伶仃”号总长155.8米,设有12个独立养殖舱,养殖水体约8万立方米,年产能可达3000至5000吨,相当于陆地5000亩鱼塘的产量,是当之无愧的“养殖航母”“深海粮仓”。

  同时,“湾区伶仃”号应用了独创的全球首个船型首尾与柱稳式框架钢结构船身融合构型、水体自然交换技术,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升渔获品质。工船具备自主航行能力,能够选择最佳养殖区域并躲避台风等自然灾害。

  据介绍,“湾区伶仃号”预计今年8月在珠海万山海域投产,未来将专注于养殖金鲳鱼、章红鱼、红瓜子斑鱼等高品质海产。

  苏庆龙表示,“湾区伶仃”号自2022年11月立项以来,先后克服了作为创新型项目在立项审批、设计论证、建造审核、登记注册等各环节遇到的挑战,成功让“全球首创珠海造”从蓝图变为现实。

  下一步,珠海海洋集团将坚持高标准冲刺工船剩余舾装任务,力争工船实现8月交付运营,深入探索和践行海洋经济多元化发展新路径,助力珠海“百千万工程”,为中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珠海方案”。(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公安机关深入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28日,日本正式通过2024年度预算,其中防卫费达7.95万亿日元(约合41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9%,创下历史新高。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山东省委常委、秘书长张海波,已任职山东省政府

这铁影壁怎么会移到北海公园去的?原来,铁影壁最初矗立于元大都北部健德门内的一座古庙前。到了明初,因大都北城垣南移,且在与健德门相对的位置设立德胜门。德胜门以北的大片地域变荒凉,昔日的古庙渐成废墟。

这位法国友人,有一枚“001”号奖章

麦积山石窟的造像以泥塑为主,保存了北朝时期佛教造像的完整序列,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造像艺术的特点,被称为“东方雕塑陈列馆”。

日本总人口降至1.24亿 连续13年减少

成为中国足协主席前,陈戌源历任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裁兼上海港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裁兼上海港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裁,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等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